Saturday, December 25, 2010

如何判断牛市和熊市

在股票市场上投资,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市场的趋势,即市场究竟是处于牛市阶段还是熊市阶段,因为趋势把握好了,操作就成功了一半。
这么简单的一招,请你自问你做得到吗?许多人都不行,而是匆匆忙忙,研究什么图表、数据,结果,连这最浅、最实用都搞不好。现在又请回想当初你第一次买股的时,你是根据什么来买? 那就知道最简单的理由,有做到了吗?



看左图:
A青线上升,破上升趋势,便转熊市。
B红线下降,破下降趋势,便转牛市。
C蓝线上升,还没破趋势,续继加码。
我就是依这种简单的方法看趋势,加上一条90天移动平均线 Moving Average 做保险线,因平均总是供求的总走势。70% 看图+交易值,外来基本经济、时事因素占30%。
你信不信简单就是好呢?又让你去思考吧!
KLCI- 5 Years

Wednesday, November 3, 2010

無論愛不愛,下輩子都不會再見!

分享一篇香港電臺知名主持人梁繼璋----送給兒子。

香港電臺知名主持人梁繼璋曾給兒子寫過一封信,這封信很快流傳於各大網站,很多父親看後感觸很深,我覺得不只給兒子,其實適合所有人看!

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送給兒子的備忘錄

我兒:寫這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則:
(一)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
(二)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三)這備忘錄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回來的體驗,可以為你的成長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記住的事:

(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至於那些對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請多防備一
點,因為,每個人做每件事,總有一個原因,他對你好,未必真的是因為喜歡你,請你必須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將對方看作真朋友。

(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看透了這一點,將來你身邊的人不再要你,或許失去了世間上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
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日你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四)世界上並沒有最愛這回事,愛情只是一種霎時的感覺,而這感覺絕對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
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並不等於不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興家,但不可以
手無寸鐵,謹記!

(六)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地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以後,你要坐巴士還是Benz(賓
士),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
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八)我買了十多二十年六合彩,還是一窮二白,連三獎也沒有中,這證明人要發達,還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並沒有免費午餐。

(九)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Monday, August 2, 2010

投資如種田‧深耕才豐收

投資如種田‧深耕才豐收

* 投資致富

2010-08-02 09:00

有人說投資股市如種田,從播種到開花結果,都須依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選股、埋股、養股、賣股,若超之過急,可能左挨一巴掌,右挨一巴掌。

動盪不安的年代,股市今天“奄奄一息”,明天卻“生龍活虎”,不理智地“追高殺低”或讓你追得“臉青唇白”,最終才發現,“漲不言頂,跌不測底”,價值投資的長期法則可能才是“萬靈丹”。

一個農夫找到了一顆好種子,播種後開始每日巡視,發現種子原封不動之際開始焦急,旱季突然來襲,他更加驚惶失措,紛亂中,廉價把這顆好種子出售。

若你手上握著一個基本面與價值穩健的股項,卻沒有耐心,可能會像這名農夫一樣口袋空空,其實,這裡有個循環週期,本身基本面沒變,還是好种子。

MRR諮詢顧問公司管理夥伴投資顧問黃國華在“長期投資的正確心態”講座會中直言,根據以往估計,若持股1年,獲利機會為66%,但若持股10年,獲利機會達86%。

“所以,長期投資才是投身股海的上策,而且,不要只專注整體市場或指數,而是放眼股票的內在價值。”

但他強調:“這不是指緊握一隻PN17公司或單一股項長達10年,而是多項投資組合,因為一些公司可能上市不久即‘收檔’,長期持有反成燙手山芋。”

以更低風險把握更高回酬

他認為,長期投資的議程是以更低風險把握更高回酬、購買派息股、不要預期每年都能賺錢!

以更低風險把握更高回酬,可能嗎?股神之稱的沃倫巴菲特曾說:“你可以藉購買基本面良好的公司來降低風險並取得更高回酬。”

他之所以建議民眾選購派息股,主要是一般只要管理層好的公司才會派發可觀股息,而且,長期獲取得股息或足以覆蓋股票成本。

然而,無法耐心等待回酬往往是許多股友的致命傷,黃國華直言,投資者不應每年都放眼高回酬,因為這連股神也做不到。

“花無百日紅”,他坦言,投資者反而應在期間作好面對回酬波動的準備,畢竟沒有一樣投資品完全無風險。

養成9大投資好習慣

黃國華認為,養成9大良好投資習慣,可讓你的投資不至於“一敗塗地”。

1)多元化投資組合:投資不同種類的單位信託或股項,助於降低組合風險。

他強調,切忌把所有錢投入單一股項,尤其這個年代,可能隨時出現公司管理層突然消聲匿跡的情況。

“投資者也不妨進軍產業投資信託(REITs)來把握股息,或成本較低的指數基金(ETF)。

“一些產業投資信託幾乎每月獲股息,整體回酬達約8%,是讓資本增值的‘碼頭’。若市場全面復甦,回酬甚至可能高達10%。”

2)能夠承認錯誤:精明投資者中的“精明”,指如何控制情緒,與智商無關。

他舉例,許多人手持PN17公司時依然期待其業務“起死回生”,事實上,大部份公司缺乏對投資者的承諾,在展望欠佳或業務凋零之際一般選擇放棄。

儘管大馬近期不斷出現“問題”公司,他仍相信大部份公司業務情況不俗,只是投資者需睜大雙眼。

3)市場經常出錯:專注股項“內在”價值,而非股價,檢視市場是否貼現消息。

4)勇敢套利:套利不會蒙損,設立回酬目標,一旦目標達成,“賣出”股項。

5)沒有必要,則按兵不動:投資者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活躍,需有耐心。

他笑言,就像市場低迷之際,但求不虧損就好。

6)抗拒投機的誘惑:別對單位信託投機。

7)循序漸進地買入:採取定期定額投資法,掌握確切的進場時機很難,反向投資者其實只在市場“轉折點”中準確。

他強調:“很多人希望以最低點進場,這幾乎不可能!”

他也提倡“鯊魚投資”。鯊魚投資術是一種心態建立,身為散戶投資人,不可能從證券商和理財顧問獲得最有利的投資建議,唯有積極投資,抓住那些股價有倍數漲升潛力。

8)願意花時間研究:投資者應對自身的投資負責,應至少每週花30分鐘來檢視組合。

9)不斷提昇投資知識:閱讀自己能夠理解的投資相關書籍,巴菲特《聰明的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或是良好開始。

農夫原播種好品種的A級玉米,看到B級玉米價飆升,高價買了一堆B級玉米,放棄A級玉米,誰知B級玉米價突然暴跌,反而A級玉米繼續受市場肯定,農夫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

如何真正做到低買高賣

其實,好品種的種子經得起歲月的考驗,但趕著時機來收成,可能提高潛在未知風險。

資本投資(ICAP, 5108, 主板封閉式基金組)董事經理陳鼎武就在“精明投資者,不低買,高賣”

座談會中道出,“低買高賣”,若如此簡單,為何大部份投資者仍無法獲得一致盈利。

他坦言,追逐時機(market timing)的危險包括,長期持續以此策略部署的成功幾率幾乎不可能、對領域或公司一知半解下進場,可能導致“高買低賣”風險、策略者輕易受市場情緒影響,並在貪圖高點與擔心低點下,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最終導致大部份追高者蒙損。

“追逐時機”是投資法則之一,希望能夠在股價相對低點買進,於相對頂點賣出,根據股價來“低買高賣”。追逐時機一般指藉技術性分析或經濟指標來預測未來價格走勢,如根據技術指標進行股票交易、依經濟指標,在不同資產、領域或國家中,轉換投資目標。

陳鼎武解釋,根據本益比盈利預測來尋求“低”點,問題是預測可能出錯,如大家都說股市會起,但股市卻突然崩盤。

他認為,比較安全的投資法是,放眼穩定且遭低估的公司,以確保安全度。

“持股應與持產業一樣,成為‘股票主人’,而非持股人,買股也要像在超市檢好貨,選購素質佳的公司。”

這就是所謂的“價值投資”,投資股票市價與內在價值不等的公司、尋求資本增值並減少錯誤極限、關鍵目標是決定公司價值與主導估值的元素。

此投資法,使用不同評估方式,關鍵考量因素如管理層素質、業務的經濟層面。

“若業務經營良好,股價最終將尾隨。”巴菲特就曾一語驚醒夢中人。

陳鼎武提到,價值投資是長期投資的優勢法則,提倡者除巴菲特,還有股神之師傅班傑明葛拉漢與成長股價值投資策略之父菲利普費雪。

換言之,如經濟衰退,促使股價暴跌,大家應考量的仍是,這間公司的價值!

農夫買進良好的普通小麥種子,希望種出一片麥田,但市場都在追趕高價強筋小麥的風潮,農夫隨眾人,轉種強筋小麥,誰知金融風暴突襲,價格廉宜的普通小麥“大行其道”,農夫匆忙拋售強筋小麥,但不久後,市場消費力改善,強筋小麥又開始抬頭,農夫兩頭不到岸。

買進,股價直直落
賣出,股價節節挺……

毫無分析之下,盲目隨波逐流,這名農夫犯了心理學家說的“從眾”。

“如果你曾有以下經驗:一買進,股價即節節敗退,一賣出,股價又如龍騰虎躍,這不是你比別人不幸運,而是你習慣從眾。”

AKLTG執行主席邱緣安在“股市持續獲利的策略”分享會上不諱言,任何股市都會出現波動格局,但市場最終將復甦,只要長期持有,始終將受惠,若知道指數終將走高,低點時應買進,而非賣出。

如果一桌子上的人都贏錢,莊會虧嗎?

這可能意味風險到了。對邱緣安而言也是相同道理,有時候,當每個人都認為是機會時,可能是最危險的交易。

低潮後可能超越預期

他笑言,儘管目前表現看來很糟,但以過去經驗來看,這波低潮和以往無異,雨過天晴後甚至可能超越預期,只是,很少人有勇氣進攻,因為他們相信群眾。

他認為,目前經濟處於萌芽階段,意味是進場時機,各國股市仍未完全康復,而企業盈利卻表現標青,說明民眾仍有圖利空間,若錯過了,可能又要等上數年。

雖然馬股表現顯然落後大市,在邱緣安心底,股市整體表現經常超越其他投資品。

他解釋,撇開股市短期內波動不靖,以過去20、30,甚至40年表現來看,股價一定是節節上升,因為通膨始終是市場“怪獸”。

“即使經濟零成長,通膨卻揮之不去,促使指數走高,而人口成長,更驅使產品與服務需求增加、公司日益壯大。”

他直言,美國的“麥當勞”就是最好例子,隨需求量,在各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他也建議民眾購買指數基金,記得標準普爾指數的500隻股,經常“去蕪存菁”,企業必須經常獲利才能力保寶座,這也說明指數不斷往上探的原因。

低過股價都是進軍目標

此外,1937年至今,平均本益比為15倍,因此,他相信,凡低過此價位的股項,都是進軍的目標,惟當本益比超過此倍數,就別輕舉妄動。

另外,邱緣安針對被動與主動投資者分析投資策略,前者宜投資任何低過本益比15倍的股項,閉起雙眼長達10年,一般能穩拿10至12%的回酬;後者則要多用腦筋,因為市場主導股價走勢,一般股價調整後會走高,不妨在調整之際進場,走高後賣出。

他也提及,股項超越大市,一般符合9項原則,其中三項如下:內部人士積極買股,他們一般比散戶更瞭解公司,買進原因必定是知道股價會走高;未來成長催化劑,如進軍新市場、推介新產品,因為這將推動盈利成長;股價以低過實際價值賣出。

“股價其實依供需而定,但很多時候,都在市場的無理性下交易,例如股價已減半的英國石油公司(BP),事實上,對於好公司而言,負面消息或是進場機會。”

一名農夫對種植一竅不通下倉促種稻,結果日復一日,總是盼不到綠油油的稻田。

一竅不通
如何盼佳績

一個不懂種田的人,怎麼可能把田種好?相同的,若毫無財務意識,豈能作好財務規劃?

Money Tree總監麥可雷耶斯在“財務知識:從何開始?EPIC比例”暢談,財務知識是評估與管理財務的能力,以藉精明決策達到目標,包括三大層面:金錢與現金流、基本經濟或財務概念、風險管理。

“可惜的是,風險管理是許多人最缺乏的一欄。”

他解釋,每一項投資都必須評估其機會成本,就像置產時,應先衡量其上揚潛力與下挫風險。

機會成本指的是選擇一種方案而放棄另一方案的收益。

雷耶斯把理財意識歸納為四大方面:

E-education(教育)

他指出,13%宣告破產的新加坡年齡低過29歲,說明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也意味財務教育的缺乏,所以,從今天起,應學習如何使用賺來的每一分錢。

P-perception(觀念)

很多人自認自己的財務知識足夠,同時以為任何不懂的東西,只要請教專家就好,結果是,絕大部份人投資在他們其實不太瞭解的產品,這如同把股市視為賭場。

I-Information Internet(網路知識)

任何不懂的投資都將“傷害”自己,所以,沒有任何拒絕瞭解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每一個新聞都會影響市場走勢,投資者應及時更進,而最即時的網路知識或能助你一臂之力。

C-Capital(資本)

“投資需要錢,我們又花了多少時間來檢視投資資本?”他反問,因此,投資要與通膨“賽跑”,若光把錢放在定存,多年後的價值肯定“慘不忍睹”。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精心篩選一顆耐病耐旱的種子,到學習農夫應有的“守”與“等”,看來,小散戶今天不僅要高舉價值投資理念,不能動搖,還要尊重客觀規律、把握循環規律,才能种好田、炒好股。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財富焦點‧2010.08.01

Thursday, July 15, 2010

古老的致富秘笈

古老的致富秘笈:

這則巴比倫最有錢人的故事,看似簡單平常,但在8000年前巴比倫人已經懂得理財致富之道,這些原則到現在一樣可以適用。

巴比倫最有錢的人叫做阿卡德,本是擔任雕刻陶磚工作,有一天,一位有錢人歐格尼斯來向他訂購一塊刻有法律條文的陶磚,阿卡德唯一的條件是歐格尼斯要告訴他致富的秘訣。

完成工作後,歐格尼斯告訴阿卡德:“財富就像樹一樣,從一粒微小的種耔開始成長,第一筆你存下來的錢就是財富成長的種籽,不管賺多麼少,一定要存下十分之一。”

一年後,當歐格尼斯再來的時候,阿卡德很驕傲的說,他確實照他的方法作了,歐格尼斯就問:“那存下來的錢,你如何使用呢?”

阿卡德說:“我把它給了磚匠阿盧瑪,因為他要到遠地買回菲利人稀有的珠寶,當他回來時,我們將把珠寶賣很高的價格,然後平分這些錢。”

歐格尼斯責罵說:“只有傻子才會這麼做,為甚麼買珠寶要信任磚匠的話呢?你的存款已經泡湯了!年輕人,你把財富的樹連根都拔掉了,下次你買珠寶應該去請教珠寶商,買羊毛去請教羊毛商,別和外行人做生意!”

果然,磚匠阿魯瑪被菲利人騙了,買回來的是不值錢的玻璃。

第二年,歐格尼斯再來的時候,阿卡德告訴他:“我把存下來的錢借給鐵匠去買青銅原料,然後他每四個月付我一次租金。”

歐格尼斯說:“很好,那你如何使用賺來的租金呢?”

阿卡德說:“我拿來吃一頓豐富大餐,並買一件漂亮的衣服,我還計劃買一頭驢子來騎。”

歐格尼斯笑了,他說:“你把存下的錢所衍生的子息吃掉了,你如何期望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孫能再為你工作,賺更多的錢?”

又過了二年,歐格尼斯問阿卡德:“你是否達到夢想中的財富?”

阿卡德說:“還沒有,但是我已存下了一些錢,然後錢滾錢,錢又滾錢。”

歐格尼斯說:“你已學會了致富的秘訣。首先你學會了從賺來的錢省下錢,其次你學會了向內行的人請教意見,最後你學會了如何讓錢為你工作,使錢賺錢。你已學會如何獲得財富,保持財富,運用財富。”.

巴比倫五大金科定律

這則古老的智慧當中,蘊含著金錢的五大金科定律:

金錢的第一定律:

金錢是慢慢流向那些願意儲蓄的人。

每月至少存入十分之一的錢,久而久之可以累積成一筆可觀的資產。

金錢的第二定律:

金錢願意為懂得運用它的人工作。

那些願意打開心胸,聽取專業的意見,將金錢放在穩當的生利投資上,讓錢滾錢,利滾利,將會源源不斷創造財富。

金錢的第三定律:

金錢會留在懂得保護它的人身邊。

重視時間報酬的意義,耐心謹慎的維護它的財富,讓它持續增值,而不貪圖暴利。

金錢的第四定律:

金錢會從那些不懂得管理的人身邊溜走。.對於擁有金錢而不善經營的人,一眼望去,四處都有投資獲利的機會,事實上卻處處隱藏陷阱,由於錯誤的判斷,它們常會損失金錢。

金錢的第五定律:

金錢會從那些渴望獲得暴利的人身邊溜走。

金錢的投資報酬有一定的回收,渴望投資獲得暴利的人常被愚弄,因而失去金錢。缺乏經驗或外行,是造成投資損失的最主要原因。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財富教室‧2010.07.10

Wednesday, January 6, 2010

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五十將相尋死路。

這雖是古人對財富的看法,但至今仍然說得通,指的是,三十歲就應該要致富,倘若到了四十歲還不發,那麼遲至五十歲,就算貴為將相,都有可能落得自尋死路的下場。
邁向三十五歲千萬身價的理想國
「在幾歲時?擁有多少財富?才是人生的理想境界?」這是許多人都想知道的答案。三十到四十歲之間,人生財富必須得到達一定的位階;事實上,這樣的企圖也是大多數理財專家所認同的。
三十歲為人生的「創富期」,到了四十歲,就是「致富期」,再晚就只能轉攻為守,進入「守富期」了;而將近八成以上的有錢人,也都是在四十歲前達到人生財富的第一個高潮。換言之,假設你能在三十至四十歲的平均值,亦即三十五歲左右,達到財富的第一個高標,可說是完成生命理想境界的首部曲。
只不過,到底擁有多少錢才堪稱為富裕?根據調查,當問及要多少錢才能滿足財富自由時,選擇一亿元,以及一千萬至二千萬元的最多,分別占了二○%及一八.三%;而提及要有多少錢才有幸福感時,也有七成九的人選擇五百至三千萬元。
總的來說,從調查中可看出,「三十五歲」與「一千萬元」是現代多數人財富數字的「夢幻組合」;也就是說,若能在三十五歲賺到人生第一個一千萬元,可謂進入人生財富的「理想國」。
然而,「三十五歲身價千萬」,在當前的經濟氛圍下,對大多數年輕人而言,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但对于中国的创业板来说就是SO EASY.
根據調查,目前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高達七成五的人認為自己沒有財富自由,加上三十、四十世代通常正面臨「上有父母要奉養,下有子女要栽培」的經濟窘境,在這個人生支出的高峰期,要達到千萬身價的理想境界,機會實在渺茫。

摘自财经杂志

人有三老全憑運氣

資深熟男的遺憾-「最多的就是錢」
若不是他自我介紹,我猜想不到在我面前的這位70幾歲的長者,曾是香港上市公司的大老闆。60歲的老伴去世後,他決定回到老家台灣度晚年,我覺得納悶,他的3個兒子分別住香港、加拿大及美國,怎麼不選擇這些地方,讓兒子方便照顧?
他回答:「兒子長大,有他們的人生,選擇在那幾個國家居住,我還是得一個人住,那還不如回台灣,有熟識的親戚同學可以聊天。6年前,我找了住加拿大的兒子吃飯,告訴兒子我想回台灣,兒子問:『那你在蒙特婁的房子給我好不好?』我回答『再想想』。從那時起到現在,這兒子一通電話也沒有,所以人要想開,伴侶、孩子都不能強求,人只要清楚自己要過什麼樣的日子就好,不要一輩子辛苦,就為了留房子、金錢給孩子,你看我最多的就是錢,但只是一句話,家人不相往來。」
一段孤獨心涼的遭遇,並沒有打敗他的活力,他回台後在教會當志工,教小朋友念書寫字,他笑著告訴我:「我在教會裡,有一堆孩子叫我爺爺,不是也蠻好的嗎!我有兒子,就像沒兒子一樣,沒給他們機票錢,他們也懶得回來看我;人有三老,一是老伴,這完全憑運氣,若老伴不好相處,只是徒增煩惱;另一是老友,但即便是老友,萬一意見鬧僵,幾十年的友誼也沒有了;我們唯一可以自己掌握的老,三就是老本,身邊有夠用的錢,把自己的身體顧好,不用靠別人,就活得自在。」